伟大的祖国,我爱你!
青山文客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神州大地,我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央,眺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,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情。啊,我亲爱的祖国!七十六载风雨兼程,您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的东方崛起,用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成就向世界宣告: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阔步前行!
看吧!在工业发展的壮阔画卷上,中国制造正在书写着令世界惊叹的传奇。2021年,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7.3万亿元,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。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智造强国”,高铁、5G、特高压等一张张闪亮的“中国名片”让全球瞩目。记得去年参观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时,那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让我震撼不已——每45秒就有一辆Model 3下线,这样的“中国速度”令马斯克都赞叹连连。而在广东东莞的智能手机制造车间,机械臂精准舞动,每天都有数十万部手机从这里走向世界。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工业,既有量的飞跃,更有质的提升!
漫步在广袤的田野上,现代农业的画卷徐徐展开。记得去年秋收时节,我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看到,无人驾驶的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穿梭,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,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,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收割200亩稻田。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2%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%。在新疆棉田,采棉机隆隆作响,曾经需要数百人辛苦劳作一个月的采摘工作,现在几台机器一周就能完成。我的表哥是湖南双峰的老农民,他常感慨:“现在种地都用上了'铁牛',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!”
仰望浩瀚星空,中国航天的壮举让每个炎黄子孙热血沸腾。从“东方红一号”到“天问”探火,从“神舟”载人到“嫦娥”奔月,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完美发射诠释着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”的航天精神。2022年,中国空间站“天宫”全面建成,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,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“三步走”战略圆满收官。记得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时,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——航天员王亚平那句“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”让多少人动容!如今,普通人遨游太空也不再是梦想,商业航天旅游正在成为现实。
钢铁长城般的国防力量,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强保障。去年珠海航展上,歼-20隐身战机呼啸长空,运-20大型运输机翱翔蓝天,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震撼亮相,这些国之重器让每个中国人倍感自豪。人民军队在也门撤侨、抗击新冠疫情等行动中展现的大国担当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温情。我的一个亲戚是驻守海疆的一艘舰艇的舰长,他在视频通话时骄傲地说:“我们的航母编队已经具备远海作战能力,再没有人敢小觑中国的海上力量!”
走进寻常百姓家,幸福生活的图景处处可见。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,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。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80%,私家车保有量达3.02亿辆,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。我的邻居张阿姨总爱念叨:“现在买菜都用手机支付,看病能网上预约,连缴水电费都不用出门了。”在云南怒江的悬崖村,曾经需要爬藤梯出行的村民们如今住进了带电梯的安置房;在贵州毕节,留守儿童通过“云课堂”享受优质教育。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,科技发展成果正在惠及祖国每个角落!
站在世界舞台中央,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已吸引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。在联合国、G20、金砖国家等国际舞台上,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。留学生马克说:“现在我的家乡塞尔维亚,几乎人人都知道'一带一路'带来的匈塞铁路,孩子们都在学中文。”新冠疫情中,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,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。
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。在新疆喀什的老城区,维吾尔族老人艾力用流利的普通话对我说:“党的政策亚克西!”;在西藏林芝,藏族姑娘卓玛通过电商直播把松茸卖到全国各地;在内蒙古草原,蒙古族少年巴特尔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。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交融,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。
亲爱的祖国啊!每当我看到长安街璀璨的灯火,观赏外滩迷人的夜景,驻足港珠澳大桥的雄姿前,总忍不住心潮澎湃。是您,用七十多年的艰苦奋斗,让我们这代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更远的未来;是您,用博大包容的胸怀,让每个追梦人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。作为新时代的我们,我愿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用自己的热血为您增添新的荣光!
伟大的祖国,我深深地爱着您!这份爱,是黄河长江在我血脉里的奔流,是青藏高原在我骨骼中的挺立,是五千年文明在我灵魂深处的回响。看吧,东方的朝阳正在升起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我们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