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娄底市禁毒社会化宣教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/ 禁毒妈妈分会刘莉华

[复制链接]
查看266 | 回复1 | 2025-6-21 07:1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刘莉华 于 2025-6-21 07:16 编辑

微信图片_20250620220446.jpg

在2025年娄底市禁毒社会化宣教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

禁毒妈妈分会刘莉华
  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同仁:
  
  大家好!此时,我怀着沉甸甸的责任感站在这里,作为一名贤母文化研究者和“禁毒妈妈分会”,我想谈谈禁毒工作中最基础却最关键的环节——家庭。

  
  一、禁毒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,预防是根本
  
  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,需要构建“预防—打击—康复—治理”的全链条防控体系。而在这条链条上,《预防》是成本最低、效果最持久的环节。回顾我介入禁毒领域的30年,从最初对毒品的痛恨,到深入接触戒毒人员后的反思,我发现一个令人心碎的数据:90%的吸毒者最初接触毒品,是因为家庭缺乏温暖、内心空虚或出于好奇。这让我深刻意识到,仅靠打击和惩戒远远不够,唯有从源头筑牢家庭防线,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。

  二、家庭是禁毒的第一道防线

  上世纪60-70年代,“防火防盗”是家家户户的共识,人人皆知、人人参与。而今天,禁毒工作同样需要这样的全民意识,尤其是要让每个家庭认识到:禁毒不是别人的事,而是关乎自家孩子安危的大事。

  1. 家庭温度决定人生方向

  许多戒毒人员告诉我,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要么长期缺席,要么简单粗暴。一个少年说:“如果当初我妈能多听我说一句话,我可能就不会跟着‘朋友’吸毒。”这句话让我至今心痛。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,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。当家庭充满冷漠、争吵或忽视时,孩子会向外寻找归属感,而毒品可能趁虚而入。

  2.在家庭中母亲的角色不仅是养育者,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。曾国藩家训中强调“勤俭持家,言传身教”,岳母刺字“精忠报国”的故事流传千年。这些并非陈腐的道理,而是告诉我们:母亲的格局、家庭的氛围,直接决定孩子的选择。一个温暖的家庭,会让孩子懂得自爱、自律;一个充满信任与沟通的环境,能让孩子在面对诱惑时敢于说“不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620220458.jpg
  
  三、母亲的手掌托起明天的希望
  
  作为“禁毒妈妈分会会长”,我和我的团队以珠山公园禁毒文化长廊为阵地,通过宣讲、活动、走访,不断向家庭传递一个理念:禁毒教育不是恐吓,而是爱的教育。

  1. 从“说教”到“陪伴”

  许多家长认为禁毒教育就是告诉孩子“吸毒会死”,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真正的预防,是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。比如,每天抽半小时倾听孩子的心事,周末一起参与志愿服务,用陪伴填补他们的情感空缺。

  2. 社区联动,织密防护网

  我们联合社区开展“贤母云课堂”,教母亲们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;组织“家庭禁毒日”“禁毒小卫士,让亲子共同学习案例、签订承诺书。这些小小的行动,正在让更多家庭意识到:禁毒不是警察的事,而是每位父母的责任。


微信图片_20250620220509.jpg
  
  四、呼吁:呼吁:呼吁:让禁毒成为家庭的“必修课”
  
  各位同仁,毒品毁灭的不仅是一个人,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。我呼吁:  我呼吁:我呼吁:

  将禁毒教育纳入社区家庭教育的常规内容,像普及防火防盗一样普及防毒意识;

  鼓励更多“母亲力量”参与宣教(可设月奖,季奖,年奖),用温柔而坚定的爱守护孩子;

  政府、学校、社区协同发力,为家庭提供支持,比如设立亲子心理咨询站、开展家庭关爱项目。

  最后,我想说:30年的禁毒之路,让我从仇恨毒品转向敬畏生命。毒品的敌人不是法律,而是人心里的空洞;禁毒的武器不是口号,而是家庭里流动的爱。愿我们携手,让更多母亲的手掌成为托起孩子明天的力量,让娄底的每一个家庭,都成为无毒社会的坚实基石!

  谢谢大家!


微信图片_20250620220518.jpg

青山文客 | 2025-6-21 08:47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欣赏佳作!点赞佳作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